学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构建具有比较优势和特色的学科专业群,发展新兴学科专业,学科专业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学校现有省级重点学科2个,校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建设学科15个;本科专业46个,其中国家特色专业1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7个、校级重点建设专业20个,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管、文、理、经、法、艺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一)学科专业布局合理
学校重视专业建设,积极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和改造。目前,学校形成了与社会需要相适应,专业总体布局和结构合理,以工为主,工、管、文、理、经、法、艺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二)学科专业优势凸显
学校发挥依托行业建设学科专业的传统优势,加大力度建设有地方特色和行业优势的学科专业群。现拥有测绘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两个省级重点学科,土木工程、测绘工程、车辆工程、交通运输、会计学、工程管理、机械设计与制造自动化七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
1、测绘科学与技术
省级重点学科(一级学科)。该学科涵盖3个二级学科,现有GNSS技术研究与应用、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研究及应用、地理信息工程、3S集成技术及应用4个研究方向。
2、交通运输工程
省级重点学科(一级学科)。该学科涵盖4个二级学科,现有先进车辆运行控制及仿真技术;车辆安全、节能、排放控制及故障诊断;寒区道路材料与路面结构;道路病害防治与桥梁维修加固5个研究方向。
(三)新办专业发展态势良好
学校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及学校实际,按照“适应需要、依托优势、梯次发展”的原则,设置了21个新专业。目前,新专业建设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