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指出:“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妥善应对考验、化解风险,运用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举措,对于我们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促进党员干部做到求真务实、清正廉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学校党委准确把握党中央和省委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和要求,将其作为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伟大工程,精心组织、认真落实,注重实效,意义深远。经过一个多月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启动学习,听讲座,观看《“四风”之害》、《生命线》等电教片活动等,自己在思想上有了极大的提高,认识深刻,触动灵魂,责任与危机感培增。
一、通过学习取得的心得
1、坚持群众路线是筑牢党员干部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思想基础
领导干部对群众持有什么态度,直接影响着决策的取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崇高信仰始终是我们党的强大精神支柱,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的坚实执政基础。只要我们永不动摇信仰、永不脱离群众,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习总书记的这段讲话,明确了我们的工作基础,应该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保持崇高信仰,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执政为民;同时,也说明了这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把这个根本立场端正了,党员干部的先进性、纯洁性才有坚实的思想基础。作为党员干部,要牢固确立以下三种思想:一是要确立群众整体觉悟最高的思想。二是要确立群众智慧最珍贵的思想。三是要确立群众利益最大的思想。具体到我们的工作,就是要落实办学以生为本、为生尽责,教学以师为本、为师服务的工作理念,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广大师生员工的意识,严肃整治“慵懒散浮”等行为,以严明的的纪律、良好的作风、高效的工作、卓越的管理,促进学校和本部门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2、坚持群众路线是确保党员干部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前提
习总书记在分析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与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要求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问题时指出:“今天,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是看他是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一切迷惘迟疑的观点,一切及时行乐的思想,一切贪图私利的行为,一切无所作为的作风,都是与此格格不入的。”当前,有些党员理想信念动摇,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对党和党的事业失去信任。很显然,这些问题的发生,一个直接的原因就是有些共产党员及党员领导干部缺乏、淡漠了群众观点,忘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党的希望和寄托。因此,在全党和广大党员中增强群众观点,大力克服脱离群众的种种问题,是确保党员干部先进性、纯洁性的重要前提。我们作为具体教学单位,党员干部就要结合实际,做到“三个坚持”:一是紧扣发展要务,坚持依靠广大教师、学术骨干、带头人,以学校发展大目标为纲,共谋部门发展;二是多干平凡实事、小事、教师满意的事,坚持与教师合意;三是树立平民意识,不能只是摇旗呐喊,要身体力行,坚持与师生合群。
3、坚持群众路线是党员干部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具体表现
坚持群众路线是党的优良作风和政治优势,也是党的工作路线,更是党员干部先进性、纯洁性的具体体现。这其中包括了四层含义:一是能深入联系群众;二是能真心体贴群众;三是能真情感动群众;四是能正确引导群众。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党的全部历史证明,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凝聚起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坚持唯物史观,就要坚持群众观点,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之所以取得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它的付诸实践更是前无古人的伟业。因此,我们在学院发展、教学管理、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科学研究和各项工作中,都要切实考虑教师们的实际情况和利益,使责、权、利统筹,党员干部要做学习的表率,要做到理念超前、方法科学、勤奋吃苦、服务感人、管理有效。
目前,我们国家正面临着国际形势的复杂变化和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长期执政、市场经济、跨越式发展等等,都给我们党的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比如,如何处理人民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人民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的关系,这一部分群众的利益和另一部分群众利益的关系,特别是当前部分党员干部中存在的“四风”之害问题等,都是我们党当前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历史性课题。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最终要落实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这是衡量党的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也是衡量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根本标准。党员干部要自觉的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毫不动摇地相信和依靠群众,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始终心系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学校的二级学院,摆在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带领全院广大师生,形成凝聚力,认真贯彻学校党委的工作目标要求,履行大学职能,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着力推进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为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工程技术大学多做贡献。
二、准确把握任务要求,积极推进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
申林书记在学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指出,这次教育实践活动,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总要求是“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聚焦的突出问题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达到的目标要求是党员、领导干部思想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
对此,我们下一阶段的首要任务是进一步加强学习,接受教育,提高认识。学习的主要目的是“照镜子”。以《党章》为镜,以群众疾苦、需求为镜,以法律为镜,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革命导师、领袖和老一辈革命家关于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为根据,以反面典型为鉴,明确方向,聚焦问题,稳扎稳治,步步提高。
其次,更重要的是“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针对申林书记在反“四风”问题中提到的,形式主义的三个方面,官僚主义的七个方面,享乐主义的三个方面以及奢靡之风的种种表现,对号入座,有的放矢,深挖根源,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切实解决师生反应强烈的突出问题,以达到团结群众,凝聚力量,轻装前进的目的。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党有中央带头,自上而下、全国性的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后,会更加纯洁,更加朝气蓬勃;我们的国家会更加政通人和,繁荣昌盛,万众一心的去实现中国梦;我们的学校会更加凝聚实力,创新发展,办成人民满意的大学。
(作者: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齐晓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