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关闭窗口

《智慧城市和虚拟地理环境创新工作室》开展专题交流活动 建智慧城市 塑工程文化 育匠心人才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09日


  2024年10月9日,我院校级教职工创新工作室《智慧城市和虚拟地理环境创新工作室》成功举办了“建智慧城市 塑工程文化 育匠心人才——解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赋能新质生产力高校实践”专题交流活动。本次专题交流活动特邀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龙江沃土・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于红丽教授作为主讲嘉宾,《智慧城市和虚拟地理环境创新工作室》和《工程文化实践育人工作室》全体成员参加,活动由梅晓丹教授主持。

  本次活动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精神,结合校级创新工作室实际工作,推动和指导高校在新质生产力领域的创新实践,特别是在智慧城市建设和工程文化教育方面的应用。

202410121007284667.Jpeg

  首先,梅晓丹教授作为《智慧城市和虚拟地理环境创新工作室》校级教职工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她简要介绍了活动的背景和目的。

  然后,于红丽教授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解析了新质生产力在当前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高校作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摇篮,应当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智慧城市建设与工程文化教育紧密结合,培养出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在互动环节,于红丽教授与参会师生就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高等学校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应扮演的角色、以及如何通过工程文化教育培育匠心人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最后,两个创新工作室分别进行了成果展示,“基本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实景三维校园”、“WebGIS地图故事”、“移动GIS个人碳足迹追踪”、“大思政社会实践”等。

  通过本次活动,不仅加深了师生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精神的深刻理解,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创新工作室在新质生产力领域的创新灵感,为其实践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此次专题交流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搭建起一个促进创新工作室之间相互交流、深入研讨的平台,进一步提升了校级教职工创新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与带动作用,更为后续跨学科、跨专业的合作与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打印本文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关闭窗口
kaiyun开云官方在线入口-kaiyun开云(中国) | MK体育官方网站 | 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登陆入口 | MK体育(中国)国际平台-MK SPORTS | 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_华体会(中国) | MK体育·(国际)官方网站-mksport | MK官网-MK(中国) | 华体会登陆入口-华体会(中国) | MK体育·(国际)官方网站-mkspor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