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生导师的基本情况 | |||||
姓名 | 吴岩 | 性别 | 男 | 职称 | 研究员级高工 |
最高学位 | 工程硕士 | 毕业院校 | 长安大学 | ||
专业学科类别 | 交通运输工程 | 研究方向 | 交通基础设施工程方向 | ||
Wuyan7065@163.com | |||||
2.个人简介 1987年7月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系道路桥梁专业毕业分配到黑龙江省公路勘察设计院第一测设队工作,1990年9月评为助理工程师,1994年9月评为工程师,1997年10月至2002年1月在院设计代表室从事设计后期服务工作,2002年2月至2003年11月在院设计四处从事勘察设计工作,2002年9月评为高级工程师,2003年12至2014年3月在院桥隧设计处工作,任副处长,2012年6月获长安大学工程硕士学位,2012年9月评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现任院桥隧设计公司副经理。 | |||||
3.主持或参与完成的科技项目(或负责的重点、重大工程项目) 本人积极参加科研活动,2007年参加省科技攻关项目《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本人是课题负责人(排名第二);2003年参加省自然基金项目《基于弯矩曲率非线性分析的无粘结预应力结构理论研究》,本人是课题负责人(排名第二);2005年参加哈尔滨市青年基金项目《基于弯矩曲率非线性分析的碳纤维加固桥梁结构理论研究》,本人是课题负责人(排名第三) 。2006年作为排名第二的《基于弯矩曲率非线性分析的无粘结预应力结构理论研究》获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自然类);2008作为排名第三的《基于弯矩曲率非线性分析的碳纤维加固桥梁结构理论研究》获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颁发的省高校科技三等奖;《高寒地区隧道保温板施工工法》、《高寒地区山岭隧道防排水施工工法》和《季节性冻土地区冰湖地基路基施工工法》分别被黑龙江省建设厅评为2009年度工法,本人是方案的主要设计人,在项目中排名第三、第四和第五名。2009年9月本人的《雾凇岭隧道的保温设计方案简介》作为唯一一篇代表我院发言的论文在第八届中日冬季道路交通技术交流会上与中日专家交流,宣传我省科技创新成果,为我国争得了荣誉。 | |||||
4.目前承担(或参与)的在研科技项目或重点工程项目
| |||||
5.发表的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1)2009年11月《通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防治措施》(黑龙江交通科技)第一作者; (2)2009年11月《给隧道穿“棉衣”— 绥满公路雾淞岭隧道保温工程设计方案简介》(黑龙江交通科技)第一作者; (3)2009年12月《浅谈高速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黑龙江交通科技)第二作者; (4)2009年12月《桥梁细部施工放样与检测》(黑龙江交通科技)第二作者; (5)2011年12月《桥梁结构的强健性设计》(黑龙江交通科技)第一作者; (6)2011年11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基本方法》(黑龙江交通科技)第一作者; (7)2011年11月《浅谈桥梁混凝土的使用寿命》(黑龙江交通科技)第一作者; (8)2009年3月《FRP筋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极限强度分析》(黑龙江交通科技)第一作者; | |||||
6.科技成果及奖励(包括专利、工法、工程奖) (1)2006年《基于弯矩曲率非线性分析的无粘结预应力结构理论研究》获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自然类),(本人排名第二); (2)2008年《基于弯矩曲率非线性分析的碳纤维加固桥梁结构理论研究》获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颁发的省高校科技三等奖,(本人排名第三); (3)2009年《高寒地区隧道保温板施工工法》、《高寒地区山岭隧道防排水施工工法》和《季节性冻土地区冰湖地基路基施工工法》分别被黑龙江省建设厅评为2009年度工法,本人是方案的主要设计人,本人在项目中排名第三、第四和第五名。 (4)2011年11月《一种新型隧道保温层》专利号ZL201120088987.9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局颁发的适用新型专利证书,本人排名第四。 (5)2011年11月《《寒冷地区隧道保温排水的合理结构》》获黑龙江省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本人排名第五。 |